简体中文

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&悲鸿讲堂第九讲丨高平:三个地方、三个氛围、三种声音——德彪西《版画集》及其他

4月25日下午,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、bevictor伟德官网悲鸿讲堂第九讲在bevictor伟德官网音乐厅圆满落幕。本讲主题为三个地方、三个氛围、三种声音——德彪西《版画集》及其他,主讲嘉宾高平教授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、著名作曲家、钢琴家、国务院学位办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。bevictor伟德官网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王建副教授,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长刘明才副教授,党总支副书记别敏副教授、我系王文娟教授、音乐系齐悦副教授出席讲座。讲座由张放副教授主持,刘洁副教授担任学术评议。


高平教授与bevictor伟德官网教师合影


2018年是克洛德·德彪西去世一百周年。本次讲座高平教授以德彪西为主题,通过对其钢琴曲作品《版画集》的可视化诠释,为大家描述了一个不同于人们传统印象的德彪西形象。德彪西钢琴作品《版画集》包括三部分,分别为运用东方音乐形象的《塔》、伊斯兰风味的《格拉纳达之夜》和借鉴法国民谣的《雨中花园》三个乐章。高平教授巧妙地运用“给耳朵的明信片”作为比喻,指出三个乐章像是三张从不同的地方寄出的明信片,表现出了德彪西音乐作品中独特的异域情调。此外,高平教授通过现场演绎德彪西的作品,认真细致地解读了《版画集》中的借鉴元素和表现出的独一无二的创造性。



张放副教授担任学术主持


高平教授用“渗透法”描述德彪西作品中呈现的一种时间迂回流淌的状态。他认为德彪西自觉地把偶然和偶发的因素融入音乐创作中,他的作品体现了一种瞬间的领悟。尤其在《版画集》的三个乐章中,不同题材、不同风格在其个人调式中完美融合,他善用和声语言,以重复与嬗变的音乐手法,只呈现“印象”而不抒己见,体现了他“印象派”的创作美学,使他的音乐作品体现出一种内在的统一。


高平教授


在评议阶段刘洁副教授认为高平教授演绎了一节精湛的音乐分析课。通过高平教授对德彪西音乐的解读,使我们“听见了画面,看到了声音”。刘洁副教授对高平教授在音乐分析时追根到底的学术态度表示钦佩,她表示分析作品不仅应该解释音乐作品“怎么样”,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追究“为什么”。


刘洁副教授担任学术评议


在提问环节高平教授关于“德彪西个人性格与音乐作品的巨大反差”、“德彪西的音乐主题与传统音乐大师贝多芬、莫扎特的最大区别”、“德彪西音乐作品带给听众的不同感受”以及“德彪西音乐作品与中国音乐的共通性”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。












高平教授即兴演奏


讲座最后,高平教授在现场精彩演绎了德彪西的钢琴曲作品——《版画集》,并且应现场师生的热烈要求,高平教授以“惬意的午后”为主题进行了高水平的即兴创作表演,获得全体师生的阵阵掌声。






【第十讲预告】

主讲:李晓林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,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

主题:我的绘画实践

学术评议:王家增教授  学术主持:裴莹副教授

时间:2018年5月9 日 (周三)14:30-16:30

地点:bevictor伟德官网教师发展中心(530室)